质量管控

评建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质量管控 > 评建知识

迎接评估重点问题解答

发表时间:2016-12-06 09:22:00   次浏览

1、什么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在2003年评估试点工作基础上,从2004年开始正式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2008年4月9日,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标志着我国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1)促进正确定位,办出特色;

(2)促进学校科学管理,建立自身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3)促进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4)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5)促进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主管部门加大投入和指导,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评估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教育部教高〔2008〕5号文规定评估基本任务为:围绕影响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的分析,辅以现场有重点的考察,全面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面做出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校加大对工学结合改革的投入,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的自觉行动。

4、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切实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教学质量,促进院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

5、评估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6、评估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1)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以学校自评为基础,坚持专家评估与学校自评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

(2)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既要考察人才培养效果,又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过程,同时要关注学校发展潜力;

(3)全面了解与重点考察相结合。既要把握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局,又要抓住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进行重点考察;

(4)评价与引导相结合。既要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状态做出判断,更要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思路和办法;

(5)规范与创新相结合。既要考察学校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办学情况,更要鼓励学校开拓创新,办出特色;

(6)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各高职院校办学实际情况,拟定不同的考察内容,提出不同的指导建议;

(7)客观、公正、科学、民主,注重提高工作效率。不收取评估费用。

7、评估工作的作用是什么?

(1)导向作用,即引导高职高专院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准确的定位、坚持改革和创新、坚持规模、质量、效益和结构协调发展;

(2)认证作用,即对办学单位按照《评估方案》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科学、客观地评价其办学水平,确认其在社会上应有的地位;

(3)促进作用,即通过评估,帮助学校找出人才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不足,使学校走上良性、稳定的发展轨道。

8、迎评促建需增强哪几种意识?

(1)主体意识:评估的主体是学校;

(2)机遇意识:办学建院的一次绝好发展机遇;

(3)责任意识:“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集体责任意识;

(4)全员意识:人人了解评估,人人参与评估;

(5)全局意识:集体和个人支持评估、服从评估;

(6)发展意识:评估推动改革,改革推动发展;

(7)危机意识:评估结果事关学院生存和发展,事关师生切身利益。

9、评估工作中着重关注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评估工作关注的基本要点是三个“符合度”,即学校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学校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

10、评估工作的对象和条件是什么?

本细则在《河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操作规程(试行)》范围内试行,适用于我省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下同)。

评估前须符合以下条件:

(1)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的有关要求。

(2)建立完善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填报、公布机制。

(3)实验、实习、实训场所(含合作共建)及附属用房生均占有面积(平方米/生)达到要求:综合类院校14.00(平方米/生)

11、评估指标体系及内涵是什么?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共有7项主要评估指标: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社会评价。每个主要评估指标又分若干个关键评估要素,共有22个关键评估要素。其中1.2办学目标与定位、2.1专任教师、3.1课程内容、4.1顶岗实习、4.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4.4实践教学条件、5.1特色、6.1管理规范、7.2就业等9个为重点评估要素。

12、评估的程序是什么?

(1)学校申请;

(2)学校自评;

(3)学校提交和公布材料;

(4)组建评估专家组;

(5)现场考察评估;

(6)学校整改;

(7)审议专家组考察结论;

(8)公布评估结论;

(9)评估回访。

13、评估需要上交哪些材料?

(1)学校向省教育厅提交书面自评报告,分项自评报告及分项自评说明表。

(2)《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及主要专业情况。并将其与区域或行业社会经济或行业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专业(含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建设规划,于专家组进校前30天在校园网上对社会公布。

14、评估结论是什么?

评估结论分为“通过”和“暂缓通过”。

15、专家组成员的组成是怎样的?

专家组成员由熟悉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专家、行业企业人员和一线专任教师组成,每组由8名专家(含秘书)组成,其中设组长1名,副组长1名,秘书1名,成员5人左右。

16、专家组成员的分工是怎么样的?

专家组成员可分成三个小组:第一小组(组长所在组)主要负责考察“领导作用”、“实践教学”、“社会评价”;第二小组(副组长所在组)主要负责考察“特色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主要采用专业剖析方式进行);第三小组主要负责考察“师资队伍”、“教学管理”。

17、专家组现场考核项目有哪些?

(1)听取学校自评报告的汇报(不超过30分钟);

(2)实地考察;

(3)查阅原始资料;

(4)专业剖析;

(5)深度访谈;

(6)两项管理制度的跟踪考察;

(7)根据需要和被评估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开展教师说课、随机听课、个别访谈货召开座谈会、技能测试等工作;

(8)专家组全体会议和工作小结;

(9)召开考察评估情况通报会;

(10)评估有关材料整理及归档工作。

18、实地考察的内容是什么?

(1)学校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

(2)校园文化、秩序、教风、学风、校风、教师教研和学生课内外学习活动。

19、查阅资料要求是什么?

查阅学校提供的各项主要信息的材料(原始材料)——支撑材料、备查材料。

20、深度访谈的对象有哪些?

深度访谈是高职院校现场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访谈对象可以是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职工、学生等。根据不同的目的,访谈不同的对象,在评估过程中遇到疑问时也可随时组织访谈。

21、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要实现三方受益,哪三方受益?

学校受益,学生受益,用人单位受益。

22、何谓专业剖析?

由专家组对最能体现学校建设理念、建设思路、建设水平的特色专业或主体专业进行重点解剖与分析。

23、专业剖析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1)听取专业带头人汇报(不超过20分钟);

(2)查阅相关资料;

(3)考察专业实训条件;

(4)对部分学生、教师进行深度访谈;

(5)选择两门以上专业课进行说课;

(6)根据需要进行听课;

(7)召开专业教师和学生座谈会、个别访谈、测试等;

(8)填写《专业剖析评价分析表》。

24、专业剖析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石,更是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关键,评估是选取被评院校重点专业和普通专业各一个进行深入全面分析,目的是为整个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提供依据;同时也是高等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创新。

25、专业剖析的指标有哪些?

(1)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2)课程建设与改革;

(3)教学基本条件;

(4)专业教学团队;

(5)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6)人才培养质量;

(7)专业特色或创新。

26、专家组从哪些方面分析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

(1)专业设置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面向地区、行业和企业急需和紧缺的人才设置专业,并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特色鲜明;

(2)专业名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专业口径宽窄适当;

(3)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

(4)知识、能力、素质规格表述明确,与目标定位的一致,具有可操作性。

27、专家组从哪几方面分析专业教学环境?

(1)该专业必须的实验、实训软硬件保障情况;

(2)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状态及保障机制;

(3)实验室实验开出率、实训基地利用率情况;

(4)图书馆生均面积、馆藏册数、开放时间保障情况,电子阅览室建设情况;

(5)专业教学及建设运用校园网情况;

(6)专业教学及建设的经费支持保障情况。

28、专业建设要注意哪些问题?

(1)要服务当前经济发展需要;

(2)要办出高职特色;

(3)以就业为导向,及时调整。

29、什么是特色专业?

特色是指在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专业是指在建设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有明显特色的专业。

30、何谓说课?

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不得使用任何音像手段和文字资料,向专家系统而又概括地解说自己对所担任课程的把握,阐述课程地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使用、考核方法、教学效果与教学特点等。说课主要考察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与教学改革情况。

31、教师说课的内容要点包括哪些?

(1)课程定位。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起的作用。

(2)课程设计。该课程是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是否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是否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3)教学内容。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所进行的取舍、整合等改革情况。

(4)教材及相关资料。

(5)教学方法和手段。

(6)师资队伍状况。介绍本课程的主讲教师情况,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等。

(7)实践条件。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实验、实训项目,实验、实训所需的仪器设备等。

(8)教学效果。介绍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结果。

(9)特色创新。

(10)改革思路。

32、专家组从哪些方面分析课程体系和结构?

(1)课程结构设计合理,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2)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分别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

(3)实践课程体系突出,符合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

(4)针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采取课程模块化形式;

(5)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融入行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鉴定内容和岗位必须知识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

(6)有一套科学、规范、稳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能够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适时调整更新;

(7)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

33、专家组如何分析课程?

(1)有比较规范的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

(2)理论课程有比较系统的符合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3)重视教材建设,能够组织自编实验、实训指导书,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4)教材选用合理,能够选用优秀高职高专教材及优秀课件。

34、专家组分析教学改革与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1)教学模式改革;

(2)课程内容改革;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

(4)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5)产学合作。

35、专家组如何分析教学环节?

(1)教师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档案规范、齐备;

(2)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情况,是否开设综合性实践训练课;

(3)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际技能、综合训练等均有考核标准,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如笔试、面试、操作等;

(4)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广多媒体教学。

36、如何理解制度跟踪?

抽取两项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考察,对制度的必要性、适合性、科学性、有效性、动态性等进行了解分析。

37、管理制度跟踪的考查范围是什么?

学校近三年制定的正在执行的管理制度。所选两项管理制度中至少要有一项教学管理制度。

38、管理制度跟踪的考查方式是什么?

采取深度访谈与查阅原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9、管理制度考核内容有哪些说明?

(1)必要性:考察制度制定的背景、目的以及发挥的作用。

(2)适合性:考察制度是否与学校的实际教育教学情况相吻合。

(3)科学性:考察制度是否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是否符合有关文件精神,尤其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考察制度制定的程序是否科学;考察制度是否与学校其他相关制度有抵触之处。

(4)有效性:考察制度宣传情况以及制度在规范管理、促进教学改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效果。

(5)动态性:既考察制度是否延续性,同时考察制度是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完善。